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職場達人-郭麗雯 把煤灰變建材

工商時報【潘羿菁】
個子嬌小、眼神卻十分堅定的郭麗雯,一生都在從事煤灰研究,近日由她主導的研發計劃,「煤灰控制性低強度材料(CA_CLSM)應用」,不僅獲得世界煤灰會議最佳論文獎,也拿到專利,這項研發成果運用在台電工程,至少為台電省下3.9億元成本。
郭麗雯,於民國73年畢業於台大化學材料研究所碩士班,當時七○年代的台大畢業生,都是直接出國深造,不過她卻選擇進入台電,原因很單純,剛好台電開出研發人員的職缺,喜愛研究的郭麗雯,也就進入台電綜合研究所,一待就是29年。
進入台電綜研所,大半時間都在研究煤灰,所謂的煤灰,就是煤炭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灰,分為飛灰與底灰,是發電的副產物,台電一年產出170萬噸煤灰,依據政府規定,這些副產物必須處置,雖然飛灰可以販售給預拌混凝土業者,不過其可利用性低,因此販售量不多,至於底灰則是完全無法利用,所以台電會在燃煤廠附近,海邊附近建造灰塘,以掩埋底灰。
不過在海邊挖一個塘,不僅造價上億元,每年也要支付地方回饋金,另外,當地方政府要求還地,台電還要再花逾億元進行地層改良,所以若拉高煤灰的利用率,將有助於節省台電成本。
有鑒於台中火力發電廠一期灰塘,填滿程度逾9成,迫使台電興建新灰塘的壓力逐漸升高,郭麗雯看到公司的潛在需求,找來張金玉、許讚全、林茂容與邱善得成立研發團隊,積極投入開發,藉由煤灰在混凝土的化學變化,最後找到飛灰、底灰與水泥的黃金比例,創造出低強度材料。
民國95年開始,研發成果走出實驗室,制定施工綱要規範,並從台電管溝回填工程進行首次示範,結果工程單位用過都說讚。
有次大林電廠更新案,必須興建一條臨時運輸道路,由於這條道路是提供運煤重型卡車進出,核火工程處藉此考驗其材料,2年下來路基表面完好如初,絲毫沒有龜裂或陷落。
因為煤灰結合水分與水泥,將使得煤灰產生持續性化學反應,不斷進行複合,也就是所謂的不老基因,因此儘管重力壓迫,也不會造成路面斷裂。
這讓核火工程處信心大增,決定進行更大規模的土木工程,「彰濱線西3區隔堤工程」,這項工程去年完成決標,預計會在今年10、11月完工。
核火工程處估計,這項工程將可以消耗23萬噸煤灰量,以處理一噸煤灰平均成本近1千元推算,23萬噸將現省2.3億元處理費。
此外,當初台電內部推估,如果是用傳統砂石興建,恐怕要花費3.5億元,但是採用煤灰低強度材料,工程費僅需要1.9億元,足足節省1.6億元。
郭麗雯與工程單位,都視彰濱隔堤工程為指標性意義,如果煤灰低強度材料在海中穩定性也相當高,將有助於大力推廣煤灰的功用,不僅可以廣泛運用在鋪設道路,甚至是一般建築結構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