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加工出口區創新聚落 拚新商機

〔記者呂佩琍高雄報導〕經濟部加工出口處長黃文谷表示,加工出口區歷經四十多年歷史,產業結構改變,歷經傳統產業由低附加價值產業走向資本、知識及技術密集產業發展,如何跳脫物業管理以外,協助廠商創造價值,增加廠商的軟實力,將外部資源透過加工出口區建立的平台協助廠商創造新的價值,如產學合作時,為廠商量身訂做一套機制,貼近廠商的需求。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昨天舉辦「加工出口區創新整合服務平台架構與運作方式」座談會,由經濟部加工出口處長黃文谷及高雄大學區域經濟與產業發展中心主任王鳳生教授聯合主持,除由閻永祺博士進行簡報外,也邀請中原大學產學營運中心副執行長王世明、經濟部南台灣創新園區副主任吳志平、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副組長黃博偉、成功大學副教授孔憲法、南科育成中心副主任林天柱、中山大學南區促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王嘉淳等專家學者與談。
王鳳生表示,創新是台灣未來經濟產業的政策,所有生產供應鏈不再從過去看現在,而必須是從未來看現在。
王世明指出,未來加工出口區可協助廠商進行創新聚落形成,將來自不同領域的企業在一起創造出新商品、新商機,找出方向後,商機引導合作、發展,落實廠商需求,再發展成園區對園區。
吳志平強調,政府應扮演協助廠商將產品加值,如螺絲可加值成為植牙零件,讓公司升級及轉型,政府可做資源配置、整合、跨領域的異業結盟。
林天柱認為,從問卷滿意度發現企業需求除最需要資金外,第二為人才培育,第三是管理的效率,事實上,未來可加強學生的實習,產學媒合也是未來發展趨勢,常出現資訊不夠完整。
黃博偉說,應從未來觀點看現在,金屬中心輔導岡山螺絲文化產業轉型,在四年內取代台灣百分之十的人工牙科,除輔導廠商技術外,也協助廠商到印度、孟買、俄羅斯等國家檢測、廠品上市等一系列輔導與協助,從創新、行銷、管理等增加附加價值。
王嘉淳表示,加工區廠商早期以國際加工及出口,客戶來自國際市場,針對國際市場做資源整合,對商機部份、國際人才及資源的引進,接軌國際是重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